今年债券违约金额已超千亿 民企违约量占大头

财联社 2019-05-29 20:04:57

【财联社】(上海 研究员万千)讯,2018年交易所债券违约风险显著扩大,但2019年依旧严峻。根据信达证券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5月21日交易所共有违约债券147只,违约金额超过1000亿元。2018年交易所违约债券66只, 违约金额653.93亿元,较2017年大幅上升。今年以来违约风险依旧严峻,违约债券增加35只,违约规模增加251.98亿元。

违约导致债券发行遇冷,今年以来已经有236只债券推迟发行或发行失败,涉及199个主体,涉及资金1843.41亿,制造业仍占据大头。

招商证券认为,目前取消或者推迟发行的债券有几个特征:一是,取消发行,由短融切换为中票;二是,低等级发行人融资渠道被动收窄。一方面,配置的结构化倾向使然;另一方面,低等级发行人间接融资优势不大,对债务融资依赖性强,这也促使该类发行人不得不面临再融资压力的抬升;三是,民企债被“歧视”状况有增无减。

民企违约偿付比例低

国有企业违约债偿付比例高于民营企业。根据大智慧统计的违约债券偿还进度,截至5月21日,国企的52只违约债券涉及违约金额为435.92亿元,已偿付80.64亿元, 偿付比例为18.50%;民企的267只违约债券涉及违约金额为 1360.68亿元,已偿付88.02亿元, 偿付比例为6.47%。民营企业违约债券和规模都远超国企,主要是2018年融资渠道收紧导致民企违约数量大幅上升,此前国企债券违约更为严重。

民企偿债能力弱是主要原因。国企的52只违约债券中共10只实现完全兑付,占比为19%,而民企的267只违约债券中仅有35只实现完全兑付,占比为13%。 相对的,从国企角度来看,一方面国企体量大,造成的社会影响大,政府出面救助的意愿相对更强;另一方面,国企持有的资产质量相对较高,第三方更愿意介入进行重组。

民企上市公司面临诸多困境,民企债一旦违约更容易“恶性循环”。以前几天发生债券违约的金洲慈航为例,其2018年1-9月毛利率同比下降60.86%,导致经营性净现金流转为大幅净流出,经营获现能力大幅下降,无法对偿债来源形成支撑;同时,账上货币资金大幅减少,存在坏账和减值风险,变现能力下降;贷款一旦发生逾期,融资渠道受阻,对偿债来源造成重大不利。

部分评级机构预警能力弱

评级出现“峭壁效应”往往是因为评级“预警”不足,这背后凸显了评级机构事前风险揭示的短板,评级结果滞后。从近年来首次出现债券违约的情况来看,不少债券违约时发行人主体评级依然在AA及以上级别,只是在违约后其评级才被下调。

3月15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披露,山东大型民企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破产。东辰债随之发生违约,东辰集团存续债券共有“16东辰01”、“16东辰03”、“16东辰04”、“17东辰01”和“18东辰01”5笔,合计存续债券规模21.27亿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未到期的债权在破产申请受理时视为到期,东辰集团已构成实质性违约。

2017年10月,中债资信关注到东辰集团的风险,将公司主体信用等级由A降至BBB+的风险。2018年11月,进一步将其主体信用等级降至BBB——,同时列入负面信用观察名单,并再次定向对投资人提示风险。

另一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却是等其“爆雷”了才下调“东辰债”主体信用评级。2018年12月,大公仍对其评出AA等级,等到3月15日东辰宣布破产后,3月22日大公猛然下调其评级至CC。

无独有偶,另一爆发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金洲慈航,也由大公国际资信负责评级。2019年4月,“17 金洲 01”回售资金的兑付日连续两次延期,并于5月15日公告最终不能兑付,发生实质债券违约。

而大公做出的评级下调却总是慢一拍,”17金洲01“延期公告发布后,大公调整金洲慈航主体评级为BB,评级展望为负面;评定“17金洲01”信用等级为BB;5月15日金洲慈航公告债券违约,5月17日大公才下调其债券和主体评级至C。这完全起不到预警的效果,有”事后诸葛“的嫌疑。

中债网在2019年一季度的评级机构抽查考核中,发现部分评级机构在评级结果给定、评级作业、评级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提名的机构有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上海新世纪。

来源:中债信息网

首先一个暴露的问题是,评级结果对受评对象信用风险预警功能薄弱。中诚信国际、联合资信在个别受评对象违约后大幅下调级别,部分受对象在违约前 6 个月依然维持 AA 级及以上级别,评级结果未能及时反映受评对象信用风险水平。

其次,评级结果的给定合理性差,评级质量控制不足。中诚信国际调升部分项目的评级模型打分结果,但调整理由已在评级模型中反映,评级作业不审慎,评级结果依据不足;上海新世纪的个别项目对评级模型指标得分进行调整,但评委会纪要中无调整理由的评估和论证,且调整依据与评级报告有关表述相矛盾。

三是,调查访谈工作不到位,自律规则执行不严。中诚信国际未访谈受评对象实际控制人及重要子公司负责人,且未列明原因并采取替代性调查手段;联合资信对受评对象信用风险因素的核验与分析不全面、不深入;上海新世纪在对受评对象财务及经营信息质疑的情况下,未通过多渠道进一步核验,影响对受评企业信用质量的判断。

对此现象,东方金诚评级技术委员会主任俞春江做出评论:在现有信用评级使用环境下,级别分布过于集中导致级别预警性不足和断崖式下调并存,信用评级报告质量还有待提高;在债券违约逐渐常态化的过程中,投资人对信用评级报告的要求显著提高,评级机构尚未能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