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赛龙创始人代小权无罪释放:偷税罪名不成立

金融界网站 2018-02-11 12:46:58

据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网站消息,2月11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共青城赛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共青赛龙”)创始人代小权一案。该院当庭宣判:原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代小权偷税罪名不成立,无罪释放。

该案二审还宣布共青赛龙公司的偷税罪名不成立。九江中院依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江西省国家税务局专业人员出庭的解答意见,认定赛龙公司2011年、2012年、2013年逃避缴纳税款占同期应纳税额的比例未达到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百分之十以上,不构成逃税罪,代小权作为该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已不构成逃税罪。

此前原公诉机关起诉指控赛龙公司2011年至2013年逃避缴纳税款分别为1052626.7元、1405603.27元、933060元。

附:共青赛龙事件经过

共青城赛龙死亡罗生门:多处争议 企业地方各执一词

10月30日,有媒体发布《创始人离奇被捕,深圳赛龙突死之谜》一文,称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明星科技企业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共青城赛龙)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海归代小权被“离奇宣判”。而企业前后经历的5次重组则都因当地个别官员的不当行为而失之交臂,“最终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那么,事件的真相就是这样的吗?实际上,围绕着共青赛龙陷入困境的原因、屡次重组失败的原因、创始人被判刑的原因,企业家与地方之间也是各执一词。

10月31日,网上又有声音向共青城方面追问包括是否有非法拘禁索要股权?各种订单都在时为何收缴企业公章等6个问题。对此,共青城市政府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一切回应以官方微博的发布为准。关于外界的质疑,特别是司法方面的问题,由于案件二审即将开庭,目前暂不方便回应。

为何陷入困境

有关媒体的文章介绍,共青城赛龙从2010年10月开工运营到2013年6月,生产并出口的各类型智能手机创汇3.3亿美元,实际完税近6000万元人民币,应获国家给予的出口退税额1.5亿美元。稳居共青城市纳税第一大户,创汇第一大户、江西省九江市第二大户。

而在共青城发布的介绍中,共青城赛龙的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该公司2010年9月正式投产,201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4亿元,净利润0.07亿元;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88亿元,净利润0.19亿元;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8亿元,净利润0.68亿元。

此后,这家主营业务为摩托罗拉公司代工的共青城市手机产业龙头,却由于摩托罗拉被谷歌收购而失去市场。2013年,共青城赛龙生产经营急转直下,财务状况极度恶化,陷入经营困境,并于2013年10月全面停产。2013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3亿元,净利润-4.01亿元,2010至2013年4年累计亏损3.07亿元。

而相关媒体的报道,则援引了“赛龙系”公司实际控制人代小权的话称,共青赛龙的订单足够,如果不是意外断贷,绝对不会出现资金链问题,更不会还不上剩下的4亿元贷款。报道称,2013年10月,共青城金融机构以共青城赛龙公司订单缩减为缘由突然收紧贷款,共抽减“赛龙系公司”5亿元人民币贷款。断贷的后果是,“赛龙系公司整体几乎就要陷入瘫痪”。

共青城方面则称,共青城赛龙还存在会计信息不真实,存在资金被关联公司通过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科目占用或抽走资金的情况,共青城赛龙严重资不抵债、资产负债率超过200%。

多次重组不成

相关媒体的报道称,此后,围绕着共青城赛龙的多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例如,为解决公司资金和债务问题,代小权曾找到了台湾信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亿公司)洽谈债务重组事宜。在这过程中,时任共青城市副市长詹政与信亿公司董事长就共青城赛龙管理权问题发生激烈冲突。2014年9月12日,为进一步坐实对赛龙系公司的控制权。在时任共青城市委书记黄斌主导下,“赛龙经营管理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由时任共青城副市长的詹政负责,成为赛龙公司最高经营决策机构。在委员会成立后,身为最大股东、董事长和创始人的代小权只剩下投票权,詹政却具有一票否决权和一票赞成权。

认证为共青城市委宣传部官方微博的九江共青城发布则称,共青城赛龙出现问题之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市三级政府积极帮扶共青城赛龙公司。2013年8月30日,江西省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领导主持召开关于共青城赛龙公司融资有关问题协调会。会议要求有关方面搭建倒贷池,帮助解决共青城赛龙流动资金问题,保证共青城赛龙在各金融单位良好的征信记录。根据江西省政府会议纪要的要求,九江市政府与共青城市政府成立了帮扶小组。九江市财政、共青城市财政各出资4500万元,共筹集9000万元资金用于共青城赛龙倒贷工作。从倒贷资金池中代共青城赛龙偿还到期债务,银行必须批准贷款并回笼倒贷资金池。

2013年10月开始,以企业为主导的资产重组正式启动,先后与多家有意向的企业就重组进行商谈,均因企业自身的原因无果而终。

2013年以来,共青城赛龙拖欠员工工资、拖欠建筑工人工资,因拖欠材料款、建筑工程款造成官司不断。另外,共青城赛龙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司法机关已经依法进行介入。

此前报道:

复盘共青城赛龙生死路:银行抽贷3000万引发连锁反应

共青城商务局:我们把赛龙捧在手心 做了很多工作

共青城副市长:共青城赛龙重组前提是政府债权无损失

共青城原副市长詹政:我问心无愧 赛龙“空手套白狼”

詹政澄清赛龙事件始末:四年前它已是僵尸企业

相关点评:

赛龙、共青城事件余音:守住政商边界才是根本

赛龙危机:中小手机代工厂转型不利的一个缩影

赛龙会成为压垮江西投资环境的一根稻草?

热搜

共青赛龙 代小权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