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八成是骗子?这项技术能解决保险行业信任问题

金融界保险频道 2018-07-31 15:02:36

金融界保险7月31日讯 近日,朋友圈流传出这样一张图。李嘉诚,90岁,传统行业领军者,68年,身价达美金349亿;马云,51岁,互联网领军代表者,18年,身家达美金314亿;杰弗里•维尔克,24岁,以太坊创办人,4年,身价达美金408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太坊,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提供去中心化的虚拟机(“以太虚拟机” Ethereum VirtualMachine)来处理点对点合约。

靠着“区块链”迅速发展累计财富,以太坊创办人杰弗里•维尔克,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赶超了有着68年从业经验的传统行业领军者李嘉诚。

时势造英雄。杰弗里•维尔克无疑成了这个时代的“英雄”,这里的英雄,指的是一种时代的主流。一种迎合时代发展,站在走在前面、成功的人。

雷军曾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区块链是不是这个时代的“风口”,要不要站上去呢?

被禁止的ICO,被鼓励的区块链

“有一种说法2018年谁要来跟你讲区块链项目,八成是骗子!”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在金融界保险举办的第一期“燕梳茶会”上无奈地表示。

根据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咨询公司Satis Group于2018年7月11日公布的研究显示,2017年的ICO中有近80%是“被识别的骗局”。

早在2017年8月30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该《提示》指出,国内外部分机构采用各类误导性宣传手段,以ICO名义从事融资活动,相关金融活动未取得任何许可,其中涉嫌诈骗、非法证券、非法集资等行为。ICO项目资产不清晰,投资者适当性缺失,信息披露严重不足,投资活动面临较大风险。互金协会提醒广大投资者冷静判别,谨慎对待,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互金协会还要求其会员单位主动加强自律,抵制违法违规的金融行为。

但是各行业对“区块链”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被“浇灭”。

在前不久CAICT中国信通院与腾讯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金融区块链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全部区块链创业项目中,金融类占比最高,达到 42.72%,企业服务类占比达39.18%,这两类项目共计占比高达 81.44%。在金融领域内,区块链技术在加密代币、支付清算、供应链金融、证券、保险等细分领域得到落地应用。

中国区块链企业类型详情(截至2018年3月30日)数据来源:七麦研究院

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表示,他对“币”既恨又爱。恨,是因为“币”搞乱了一些区块链的观点;爱,正是由于这么多钱投资到这个“币”里面,才驱动了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发展,可以解决很多底层技术的问题。

“币”解决了哪些底层技术?

据《金融区块链研究报告》显示,金融体系包含货币发行流通、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中介、制度与调控机制等构成要素。从这几个核心构成要素来看,基于区块链在金融资产权益证明发放与流通中的应用,区块链将通过“一升一降三创新”,为金融体系带来潜在积极的影响。

区块链为金融体系带来潜在的积极影响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区块链应用最早、且应用最热的金融范畴就是加密数字代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代币基于区块链创新地实现了资产权益的远程点对点流通,逐步激发人们对于区块链在货币发行流通中应用的探讨,这是第一个“创新”。

金融工具,也可以称为金融资产,是作为储蓄者与借款者进行资金转移的重要手段,区块链可创新地实现金融资产权益的高效点对点登记流通,这是第二个“创新”。

基于区块链对加密数字代币以及金融资产权益实现电子化、点对点流通的创新应用,能增强金融过程中的投资者与借款者之间的点对点关联,继而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会整体提升,使得直接金融市场的规模增大,即“一升”。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带来金融中介职能的下降、聚焦和转变,今后金融中介职能主要会针对于实现投资者与借款者的交易撮合、信息采集分析等最重要的功能,即“一降”。

区块链对金融市场与金融中介带来一升一降的影响,继而可能推动金融制度与调控机制的创新调整与完善,从而在这一大机遇的背景下维持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即第三“创新”。

保险领域中的区块链应用特点鲜明

在金融界保险举办的第一期“燕梳茶会”上,多位嘉宾提到了保险行业科技方面存在着以下“痛点”,1、保险业理赔效率低;2、行业信息无法共享;3、销售误导;4、保险欺诈,主要指骗保骗赔等情况。

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对金融界保险表示,保险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典型场景,能够有效解决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同时,能够催生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区块链技术并非一项“普适性”技术,并不是所有领域都适合融入区块链进行“改造”。区块链技术有着“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等特性,其显著优势在于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这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最具创新性的特点就是用户节点共同记账机制,在多用户节点网络中,安全地共享网络中产生数据的同时,还可保证用户节点平权,每个用户节点可拥有全网的共享数据。

区块链在相互保险行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互保险组织内的投保人和保险人具有对等性特点,区块链在相互保险领域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相互保险的发展变迁

据《金融区块链研究报告》称,根据 2015 年发布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相互保险是指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互助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达到合同约定条件时给付保险金。

从全球保险制度发展来看,相互保险是基于熟人社会的“组织”或“公社”的形式,是基于社交关系的信任模式,也是点对点(非中心化)的模式。后来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形成,逐渐发展成为公司模式的商业保险,这就需要依靠保险中介,用户需要预先向保险中介缴纳保费,再按照合同约定进行事后分摊,这是中心化模式,存在两方面的问题:运作不透明,可能存在平台虚构互助事件套取用户资金的问题;相互保险赔付流程缓慢,效率低下。

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方案,为构建非中心化的信任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基于区块链平台开发的网络互助应用,能够最大化地保证资金、协议、信息的绝对安全,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首先,基于区块链的相互保险平台资金流向透明。所有资金流向明细都在区块链上记录,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有效,所有监管单位、公众媒体、普通用户都随时可以查看和监督。

其次,区块链网络规则执行高效。当保险事件发生并满足保险合同的赔付条件时,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将自动启动赔付程序完成理赔,确保保险合同在“代码即法律”的框架下自动执行,无法进行中途干预,大幅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保险理赔业务效率,降低成本。所有的资金划转按照公开的、不可篡改的智能合约执行,一旦确定就能够精确无误的执行,无法人为挪用或干预,提升了规则执行效率。

第三,透明度提升。通过区块链的多方验证的交互式平台,能够促进保险平台提升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管的透明度,交易参与者在各个节点都可以对保险业务并进行参与和审批,成为其中一个节点的监管者对相关技术和平台进行维护,进一步强化监管的技术能力。

区块链在保险业的应用现状

国际上,五大保险业巨头安联保险(Allianz)、荷兰全球人寿保险(Aegon)、慕尼黑再保险(MunichRe)、瑞士再保险(Swiss Re)和苏黎世保险(Zurich)联合组建区块链研究组织联盟B3i,旨在为保险公司提供交流平台,探讨区块链对提升保险行业效率的作用。

发达国家及大型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研究及应用。

2017年7月,以美国为基地的国际性跨国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与英国渣打银行、IBM 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完成了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跨国保险测试,将在英国、美国、肯尼亚、新加坡签订的保单整合进智能合约,实现保单信息实时共享。

2016年9月,日本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之一 Sompo 与 Soramitsu 公司联合开发一款针对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灾难事件相关的保险衍生品的区块链原型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创建实现实时共享数据的服务,正确快速地执行保险流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从衍生产品风险整合管理到决定是否支付索赔,以及执行程序支付赔偿金。

普华永道推出针对伦敦保险市场目标运营模型(Target Operating Model /TOM)创新交易的区块链概念验证项目,通过区块链技术降低成本,加快专业保险业市场里的付款流程,该验证方案会在为期 6 周的时间里为伦敦保险市场加强索赔过程中参与各方之间的交互,包括第三方管理机构、理赔审批员和经纪人等。

我国保险业也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联盟、传统保险机构、互联网公司纷纷踊跃开展区块链的研究和应用。

上海保交所2017年联合9家保险机构搭建10个节点,组成了小型联盟链,开展区块链数据交易技术验证。其中,各家保险机构分别作为交易及验证节点,保交所作为管理节点。在验证过程中,保交所选取了3套主流区块链底层框架,并着重对性能和安全两方面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测试。其中 1 套区块链方案在保交所云平台的处理能力可达每秒300次交易 (300TPS),基本满足了商用化系统对于性能的要求。在安全方面,通过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和许可型授权的区块链方案,确保了商业交易中对数据安全性的要求。

各个保险公司陆续推出区块链保险应用。阳光保险于2016年推出具备区块链特性的微信保险卡单“飞常惠”,将区块链应用在航意险这样的小众险种上。众安科技于2017年5月开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安链云”平台,并在云端搭建了保险核心系统,将保单、客户及理赔等信息放到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

总体来看,传统保险行业因为渠道费用高,更看重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流通属性提升。而新型的互助保障行业,因为缺乏监管机构,行业公信力不足,更注重区块链不可篡改带来的存证作用。

区块链带来的挑战与思考

在保险领域,区块链应用仍然面临着用户隐私、行业共享机制不完善、标准缺失和监管政策风险等问题。

一是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保险行业数据包括健康、财富、家庭等各个方面信息,涉及个人隐私,是在利用区块链开展传统保险业务优化以及相互保险创新的过程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二是需要建立保险行业共享机制。保险行业相关机构的数据共享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探索保险行业信息共享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信息、信用体系,整合行业资源,增强反保险欺诈能力,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面临标准缺失问题和监管风险。一方面区块链保险标准处于探索阶段,保险行业的区块链标准是属于“真空地带”。另一方面,区块链保险面临政策监管挑战。

区块链将改变传统保险的商业模式,不仅给保险监管带来全新的方法和工具,也将改变监管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热搜

区块链 骗子 保险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