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对话潘向东:中美有望在80天内达成协议

金融界网站 2018-12-14 19:20:07
摘要
“未来中国的崛起,外部的冲突会慢慢成为常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进入冷战对抗。如果你已经断定中美之间步入冷战对抗的话,那贸易肯定谈不成了,人家把你当敌人了,还有什么好谈的,中美之间也不要谈了。”

金融界网站讯 金融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传统金融机构的服务模式、服务形态、管理运营模式等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2月13日,第三届智能金融国际论坛暨2018“领航中国”年度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1000位嘉宾云集,500家金融机构齐聚,60位重磅大咖登场,同商“改革、进化、突围”之道,一起探讨金融改革新征程。

论坛期间,金融界与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进行了对话。

金融界:我注意到,其实早在2012年,新时代证券就提出过中国经济将步入“混沌增长”,即经济增速下降、下降过程复杂难预测、系统随时可能面临“黑天鹅”事件,如今看来,2018年的宏观经济似乎正在经历这种混沌增长。在您看来,这样的混沌增长至少需要准备多久?您认为,中国会否经历发展中国家常常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呢?

潘向东:混沌增长当时是在2012提出的,我归纳的混沌增长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经济下行是确定的,第二个是经济下降的轨迹是很难判断的,第三个是系统不稳定随时可能会有黑天鹅的事件产生。当时我说混沌增长的时间大概是三到五年。现在六年过去了,很多人当时觉得三到五年很悲观,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太乐观了。

现在中国经济依然在混沌增长的路径之中,大家现在就问,未来还要多长时间?当时判断的逻辑在哪儿?为什么在六年前就做出这种判断?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判断的时间,什么时候结束混沌增长。在我看来,什么时候启动市场化的改革,混沌增长估计就差不多了,再谈的话就谈新的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了,这是从时间上来判断。

判断的逻辑到底在哪儿?这是大家最关注的,大的逻辑是我们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它逻辑的。改革开放启动的目的是在中国人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想办法让大家吃好、穿好,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当时是没有面包吃的。

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有名的猫论,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当时是没得吃,能够赚到面包,这是第一要务。

40年改革过去了,现在老百姓穿的暖、吃的饱了,有面包了,但是随之而来,老百姓的诉求会发生变化,没有面包吃的时候想获取面包作为第一要务,一旦有面包的时候,老百姓更在乎的是什么呢?是获取面包的公平性和面包分配的公平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新一届中央政府顺势而为提出来讲规矩、反腐败,这种政策的提出是跟改革开放的时候提出的那种政策一样,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它是顺民意提出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新的治国模式推出的话,相当于把过去的机制打破了,在过去地方政府官员、民营企业家他们之间激励是有协同性的。双方都想把经济规模做大。举个例子,民营企业家财富在增长,地方政府GDP在增加,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职路径也更明朗了。也就是说,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和民营企业家在相容的激励机制下朝着一个方向走。

但现在讲规矩、反腐败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行为发生了质的转变,环保出了问题就关你的门,你别给我惹事儿;土地违规的话,我就拆你的房子;其他任何违规的事情,我都去做顶格处罚。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地方政府和民企在做大经济规模方面已经不是合力向前了,而是开始背道而驰。

这种背道而驰对原有的经济体系其实是起着破坏作用的。经济的体量只要有一方开始起破坏作用,经济无疑就会放缓,往前走的力量就被削弱了。

在这种激励相容机制打破下,我们怎么解决呢?首先要认识到,只要没有新的替代,这个系统就会不断破坏,经济就会面临着下降的过程,怎么建立一个新的去替代它,这才是后续需要最关注的事情。

目前我们看到,按照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成熟经济体都是走上了一个市场化和法制化的道路。通过市场化和法制化来取代了过去的激励相容机制,才有可能产生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所以我们说什么时候改革,什么时候加快推进市场化和法制化的过程,什么时候才有希望结束混沌增长的路径,这就是逻辑。

当时2012年,我预计中国会尽快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把过去的金融机制打破,产生新的机制。很遗憾六年过去了,改革还是非常困难,因为有庞大的利益集团。

我认为,中国和其他国家还不一样,其他的经济体因为开始的制度是相对完善的,所以他们面临的经济周期更多的是商业周期,但我们更多的是由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往市场化转变,因此这是一个制度释放,制度释放也 有自身的经济周期,而且这种经济周期就是改革周期。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在2012年也不错,但是2012年之后美国整个经济增速,不错,但我们的经济体却在不断的回落之中。人家秉承的是商业周期,没有跟咱们形成同步。

未来即便美国经济走入下降通道,假如我们把内需提振起来,我们提出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我们也可以预见中国新的一轮经济周期走入上升通道的时候,跟美国也不一定同步;而假如我们没有新的市场化改革推出的话,美国经济好,我们下降的步伐缓一些;如果不好,经济一起形成共振,下降的步伐快一些,目前整个经济运行的趋势就是这样。

金融界:我注意到,在您2019年宏观年度展望报告中,您用到了“备战经济萧条”这样的字眼,您认为,2019年如果中国经济真的探底的话,三驾马车增速下行中最需警惕的是“哪驾马车”动力不足?

潘向东:经济步入萧条不是因为我们推市场化和法制化的难度。即使我们启动改革,启动改革的过程也会给经济带来萧条,因为过去原有经济出清的过程必然会面临萧条期。

萧条期有几个特征:第一,经济低迷;第二,物价低迷;第三,失业增加;第四,失业一增加,消费也会低迷。这些都是萧条期的特征。我认为,明年经济会慢慢步入这个阶段,也就是过去的时候消费还不错,慢慢发现消费就下去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汽车已是负增长,其他消费品也仍在回落。到明年其实不管是投资、消费、出口都会有影响。

个人认为,中美之间未来80天可能会达成一个协议。我是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因为贸易摩擦冲突的话,中美都是受害者。假如双方都是理性决策的话,双方就不会选择最糟糕的一个选项。所以我认为,出口的话,前期会因为关税的影响短期有一些冲击,但随着双边达成协议,出口应该会慢慢步入平稳。

对于投资,今年房地产投资不错,但是政府投资下降很快,大家下一步也会接受这个现实。经济开始低迷的时候,财政要积极是挺困难的事,因为毕竟收入受影响了,要搞积极财政会加大赤字,特别是现在地方政府还有很多隐性债务,再往上扩张的话,会对债务产生一个压力。所以我认为,下一步即便是积极财政政策,投资的力度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我们的财政空间正在萎缩。此外,从制造业投资来看,受出口影响,去年出口不错,所以今年制造业投资不错。未来我们判断出口相对平稳,今年也是相对平稳的。

因此,投资方面,大的起落估计没有;但是消费会因为经济的低迷受到冲击。也就是说,明年三驾马车都很难看到亮点,都会略有回落。未来经济增速会在6%到6.5%之间震荡。而一旦实体传导到就业,社会问题就会增多,这是我对明年经济的看法。

金融界:中国经济有内忧有外患,您觉得80天的谈判期会有一个好一点的解决方案,但很多人看到中美贸易战不可能很短结束,有五六年或者是更长期的担忧时间。

潘向东:对于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冲突,有的人看的是修昔底德陷阱,有的人说是中美之间步入了冷战。我不赞成是冷战,为什么呢?中美之间有贸易摩擦,美日之间有贸易摩擦、美欧之间有贸易摩擦,美国两个邻国,一个加拿大、一个墨西哥,北美贸易协定都重签了,所以美国特朗普推出一系列政策是美国优先的政策,不是针对中国的敌对政策来做,不是把所有的盟友都联合起来跟你做的一个敌对政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说是修昔底德陷阱或是冷战,更准确的应该是贸易摩擦。

既然是贸易摩擦,美国要的无非是加大开放,让美国更多的企业进到中国国内来,与此同时,美国有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贸易能够跟中国进行开展。这样的话,他可以享受到中国开放所带来的广阔市场、所带来的红利,这是他的战略。而且,中国本身就要进行加大开放,未来中国要形成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也是加快市场化的经济周期。从这两点来看,整体上中美不是特别冲突,我认为80天可以达成协议。

第二,中美之间很多商品确实是互补的,因为中国出口的产品是中低端制造业,美国那边是中高端制造业,两者是互补性的。相较而言,美国跟欧洲和日本之间的冲突是更大的,因为他们的产品具有同质性。

过去很多人讲中美之间有压舱石,其实也就是互补。随着中国慢慢强大的时候,冲突就起来了,美国现在说我们2025中国制造在挑战他们,高科技领域特别是人工智能对其形成挑战,这是一个冲突。举一个例子,我们的汽车,我们在传统汽车、原油汽车方面确实追也追赶不上,我们直接跳过这个阶段往新能源汽车方面发展的时候,确实有冲突的问题了。

大家为什么说未来中美之间的冲突会增加,其实不仅中美之间会有冲突,中国和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冲突也都非常大,我们过去四十年的时候,我们的制造更多停留在中低端制造业。其实在中低端制造业挑战时,当时对经济冲击最大的就是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但这些国家有怨气却不足以跟中国抗衡,冲突小一点。如今我们往中高端走的时候,冲击的都是比较强的经济体,肯定贸易冲突会增加。

未来中国的崛起,外部的冲突会慢慢成为常态,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之间进入冷战对抗。如果你已经断定中美之间步入冷战对抗的话,那贸易肯定谈不成了,人家把你当敌人了,还有什么好谈的,中美之间也不要谈了。所以这个定位还是要定清楚,而且我们还要加大开放的过程,因为我们还是要跟西方经济体做朋友,而不是把人家当敌人。

金融界:第三个问题,您怎么看待美国现在经济?此外,美联储鲍威尔对加息也没有那么坚定了,出现了一定的松动,对于中国来说,我们有没有必要降息或者降准刺激2019年的经济?

潘向东:美国经济是比较微妙的,我个人觉得2019年商业周期会出现拐点的。降息不降息、加息不加息,股市均会有一个微妙的反应,在目前开始振荡的过程,这只是振荡的开始,下一步一旦美国经济出现商业周期的拐点,我估计不排除要大部分下跌。

中国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未来2019年经济慢慢步入萧条阶段,这时候降企业成本可以慢慢进行。但降息的话,可能会有几个取舍纠结点。一,是不是导致中美之间的利差出现问题;二,是否会导致外汇的流出。

因此,假如经济做好,外汇自然会流进来。因此我们的立足点仍是保持经济增长稳定,这是最重要的。

金融界:作为一名宏观首席,您怎么看待明年A股的走势?

  潘向东:如果降息、降准都出现,无风险利率就会自然下去了,其实对资本市场应该是不错的利好。第二,中美之间一旦达成协议,大家对未来的信心也会增强,不会像现在一样忧虑。第三,中国一旦加快市场化进程、法制化的进程,大家对新周期的启动愿望也会增强,股市在这方面一般会提前反应,即便经济相对低迷,但受信息资金的推动,春江水暖鸭先知,股市也会有所觉察。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美股现在有波动,一旦美股出现大跌,对A股势必会产生一定压力,投资者应保持警惕。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