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科技+消费双驱动 创业板改革成看点

金融界网站 2020-05-23 10:39:25

来源:浙商证券

基本结论

一、增长更加重质,就业目标被摆上首要位置。今年两会没有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围绕着这一目标,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财政政策中专项债(3.75万亿)和特别国债(1万亿)的规模相对明确。

二、科技:“投资加码+减税降费”,呵护科技基本面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债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其中新基建为主要投资方向。此外,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也将有效改善科技企业资产负债表。此外近期新能源汽车政策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制造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

三、消费:线上线下齐发力,恢复弹性值得期待。针对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报告也指出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同时在重点支持的新业态中也加入了电商网购与在线服务,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消费意愿提升,看好后续消费的恢复弹性。

四、创业板改革,是今年资本市场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业板改革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其势在必行,且进度或有所加快。预计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文件及具体实施、深交所接受创业板IPO申报等可以在最近陆续出台。创业板改革主要涉及四方面制度安排。1)板块的改革安排;2)审核和注册等制度方面的安排;3)发行承销、监管等基础制度安排;4)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配套措施的安排。本次全方位推进市场化制度改革,大幅激发创新企业活力。

五、投资建议:调整与再度布局期,“科技、消费”是不变的核心主线。政府延续了近年来淡化经济增长指标的思路,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有所提升。调结构、促产业优化,货币边际宽松客气与促进科技创新、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升消费增长等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看点。近期A股有所调整,更多的是是获利盘重后的正常回调。上证综指、中小板、创业板指从3月23日(低点)反弹持续了近2个月,反弹的幅度分别6.28%、10.75%、12.86%。获利盘相对较重。再者,近期国际关系等事件对A股、港股情绪上的冲击还是有,就像过去两年同样是存在这样的扰动因素,但最终还是有很多好股票不断创出新高。

地缘政治等事件短期内对投资者风险偏好产生了扰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当前所处的货币环境、财政政策仍是处于蜜月期。流动性宽松,“全球资产配置荒”仍是当下主基调。

行业配置上,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围绕“科技、消费”两大领域。我们看好受益于“扩内需”的“消费,尤其是具备一定必需消费品属性的“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行业;另一方面,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受益于技术进步以及国家战略资源投入的科技创新板块,如“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通信”等板块。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创业板改革推进延后

报告正文

1.增长更加重质,稳就业成为关键

经济增长更加重质,就业目标被摆在首要位置。由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两会没有设定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提出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力争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经济增长硬指标的淡化也意味着结构化调整的空间在加大,改革将继续沿着供给侧展开,这也与“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调相契合。

财政货币政策相对友好,特别国债与专项债规模明确。围绕着稳就业的目标,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做到“加水又加面”。其中在财政政策表述中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并明确了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3.75万亿)规模,强调了赤字增量将全部用于地方债务支出,力度与确定性相对较强。此外,货币政策的表述中提到要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符合此前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所释放的宽松信号(删除“大水漫灌”表述)。

2. 政策扶持加码,科技消费再迎利好

“投资加码”+减税降费”,科技基本面将受呵护。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对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的战略布局,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包括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继续出台支持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兴产业,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专项债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其中新基建部分对应表述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下滑18.8%,降幅环比收窄明显但仍处低位,预计在地方财政大力定向扶持下制造业投资将进一步改善。此外,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并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电价与租金等进行减免,这也将有效改善科技企业资产负债表。

政策逐步加码,新能源汽车将成发展重点。4月以来,国家接连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而相关热点问题也在两会中受到重点关注。4月22日至24日,国家及地方连续三天出台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加快老旧车淘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两会中,李克强总理着重强调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等政策的重要性。同时,众多人大代表提议,建议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延至2025年,培育电动化和智能化核心技术,打通新能源二手车流通环节,并完善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验制度。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传统汽车的转型迫在眉睫,发展新能源汽车刻不容缓。新一轮的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对汽车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新能源汽车将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中之重。

线上线下齐发力,消费恢复弹性值得期待。针对疫情对消费的冲击,报告也指出要着力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养老、托幼服务;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同时在重点支持的新业态中也加入了电商网购与在线服务,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4月社零同比增速为-7.5%,随着疫情逐步好转,消费意愿提升,我们也看好后续消费恢复弹性。

3. 改革激发活力,创业板注册制成看点

创业板改革,是今年资本市场改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业板改革写进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表明其势在必行,且进度或有所加快。预计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文件及具体实施、深交所接受创业板IPO申报等将在最近陆续出台。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表示,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经济加速转型的当前,创业板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股暖风,对创新型企业而言更是一场及时雨。按照中央深改委会议对创业板改革的定位:创业板改革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提升资本市场功能的重要安排。改革后,创业板将与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一致,进一步推动目前创新、创造、创意的大趋势,为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高速发展“架桥铺路”。

全方位推进市场化制度改革,大幅激发创新企业活力。创业板改革主要涉及了四方面制度安排。1:板块的改革安排;2)审核和注册等制度方面的安排;3)发行承销、监管等基础制度安排;4)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配套措施的安排。我们认为,此次创业板改革有三大亮点。一、再融资审核与首发审核时间大幅缩短。简化审核程序安排并缩短审核时间,将提高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效率,并激发创业板并购重组活力,加速产业整合与升级。二、首5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放宽至20%。尽管此次创业板改革还没出台具体的打新细则,但参考之前科创板改革的经验来看,上市提速、首日无涨跌幅限制等都是有利于打新。三、支持特殊股权结构和红筹结构企业上市,为未盈利企业上市预留空间。长远来看,未盈利企业发行条件的放宽将会吸引更多的优秀的企业来进入这个市场,推动创新创业,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资金。

4. 调整与再布局期,科技消费成配置“两翼”

A股短期虽有调整,但更多的是获利盘流出的正常回调。政府延续了近年来淡化经济增长指标的思路,对经济下滑的容忍度有所提升。调结构、促产业优化,货币边际宽松客气与促进科技创新、推进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升消费增长等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看点。近期A股有所调整,更多的是是获利盘重后的正常回调。上证综指、中小板、创业板指从3月23日(低点)反弹持续了近2个月,反弹的幅度分别6.28%、10.75%、12.86%。获利盘相对较重。再者,近期国际关系等事件对A股、港股情绪上的冲击还是有,就像过去两年同样是存在这样的扰动因素,但最终还是有很多好股票不断创出新高。

地缘政治等事件短期内对投资者风险偏好产生了扰动,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当前所处的货币环境、财政政策仍是处于蜜月期。流动性宽松,“全球资产配置荒”仍是当下主基调。

行业配置上,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围绕“科技、消费”两大领域。我们看好受益于“扩内需”的“消费,尤其是具备一定必需消费品属性的“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行业;另一方面,我们建议投资者布局受益于技术进步以及国家战略资源投入的科技创新板块,如“电子、电气设备、计算机、通信”等板块。

热搜

政府工作报告 浙商证券

金融界提醒:本文内容、数据与工具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不具备任何指导作用。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精彩推荐